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6株洲两会 > 建议提案
代表/委员建言:为"三个率先"汇聚磅礴力量
来源:株洲日报作者:王军 涂志佳2016-01-18 10:02:24
激扬“十三五”,株洲明确提出了“三个率先”的总目标。可以想见,未来数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建成全国两型社会示范区、率先实现全面现代化,必将成为株洲谱写新篇、共谋跨越的关键词。
如何加速突破,如何谋篇布局?1月17日的两会上,部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话语,让人倍感振奋。
关键词: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
“这几年,我们的党建帮扶让农村面貌大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经济迸发前所未有的活力。”市人大代表陈黎明表示,市委、市政府在推进精准扶贫方面力度空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要做好土地文章,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农民脱贫致富。”他认为农村地区生态优势明显,要立足当地特色打造生态农业,积极开发乡村旅游,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并把握住“互联网+”的历史机遇。
市政协委员龚建华认为,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无疑是率先完成全面小康的重要步骤。他建议,株洲应从重视产业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培育竞争力等方面进行集中攻关。
“精准投入必不可少,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突出的供给侧改革,让我倍添动力。”龚建华说,近年来我市农产品在打通市场的上下游环节上,还存在不足。借助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株洲的农产品将会准确把握市场脉搏,进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两型建设
“率先建成全国两型社会示范区,我们必须放开手脚,用好先行先试权这个国家给予长株潭试验区最大的政策。”市人大代表曾纪斌认为,要结合株洲实际,找准体制机制的突破口,为两型社会建设向纵深发展突破障碍、提供动力。
他建议我市加快产业转型的力度,以技术改造为重要途径,促进传统产业向“两型”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同时政府要开展广泛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走经济发展促进两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两型社会’建设的切入点是资源节约,落脚点是环境友好,其根本途径是发展‘两型’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变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路径。”市政协委员张兴仁称。
张兴仁表示,我市正在对清水塘工业区搬迁改造进行集中攻坚,该项目如果成功,将为株洲建成全国两型社会示范区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去年以来,我看到了政府在系统规划、资金筹措和未来产业定位上的清晰思路,因此我对清水塘地区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
关键词:全面现代化
“率先全面实现现代化,人才是关键。”市人大代表唐任志认为,必须加大对高端人才和人才团队的引进和支持力度,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浓厚氛围。他建议我市设置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对本土人才发放培养补贴、专项奖励等,形成外引内培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市政协委员王力行认为,率先实现全面现代化,需要突出科技引领的作用。“依托轨道交通与硬质合金等优势产业,株洲应拿出放眼全球的魄力;在科技投入上,应突出有效投入的理念,让资金向创新资源集结。”王力行建议。
【网友声音】
网友“茶陵小兵”:党的好政策,让我这样的农村伢子走上了致富路。希望未来5年里,能有更多年轻人像我一样,在株洲找到发展的机遇。
网友“海样年华”:作为一个生活在清水塘地区的株洲人,我希望未来5年,这里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天更蓝、人更美,一定会在这几年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