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株洲“十二五”规划回眸 > 水利建设
水利项目,接起水利设施的“短板”
来源:市水利局作者:市水利局2016-01-08 16:43:48
最近,炎陵县雨水连绵,洪水上涨,斜濑水鹿原河段却安然无恙。当地村民说,自从这里建起防洪堤,两岸群众不再遭受洪涝灾害的侵袭。
早些年,由于斜濑水的河道受到破坏,该河的鹿原镇与三河镇段屡遭洪水危害,成为老百姓的心头之患,是全县防汛的重点区域。2013年以来,该河段启动堤防工程建设,治理河道11.53公里,新建堤防工程10.63公里,保护人口2.8万人、耕地3万余亩,造福了两岸群众。
近年来,炎陵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利项目建设,针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大力开展水利设施建设。该县将中小河流治理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该县十大基础项目,并出台奖励政策,加大对水利建设"以奖代补"的力度。进一步增强了防汛抗旱的整体功能,接起了水利基础设施的"短板"。
该县实施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是全县重要的水利项目之一,该工程总投资10123万元,治理河段总长50公里,主要包括河漠水水西段防洪工程、中村圩防洪工程、三河镇霍家防洪工程等。
斜濑水鹿原河段治理工程项目位于鹿原镇,该工程概算总投资为2328.8万元。工程起于霞塘村斜濑水老桥,止于河漠水汇流口,全长11.53公里,治理河道总长7.8公里,其中新建堤防工程6.14公里,堤防加固工程0.314公里,新建护岸工程0.245公里。工程于2013年底开建,去年7月完工,整个施工期历时201天。该工程从工程质量,到防洪效果及社会效益,均得到上级各部门高度评价和当地群众一致好评。
"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投资2.7亿元,开工建设水利工程3000余处,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5万亩,新修炎帝陵防洪堤3.49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2座。一个具有防洪、灌溉、水电、养殖、水土保持等多种功能的水利体系基本形成。
据炎陵县水利水电局局长彭林波介绍,目前,全县已拥有中型灌区1个,小型水库40个,其中小Ⅰ型水库7座,小Ⅱ型水库33座,山塘3065口。有效灌溉面积18万亩。为当地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0以来,连续5年荣获市"芙蓉杯"水利建设竞赛先进县称号。
【"十三五"规划目标】
对龙坑水库、砚龙水库、泮塘水库、春江水库、红星水库、双泷水库、亲家母陇水库、泷湖水库、新生水库、石灰冲水库、月洲湾水库等11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总库容145.2万立方米。主要对水库主体工程进行防渗加固,溢洪道修复,更换卧管,库内清淤,新修公路。水库改造后,防洪库容由原20.6万立方米增至44万立方米,项目规划总投资3820万元。
到2025年,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水资源监控体系和水土保持等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乡级水管站网和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水利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水利基础工作全面加强,水利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形成老城区,坎坪区,三里亭区及西城区4个城市防洪保护圈,修建河道两岸防洪堤,疏浚河道,防洪设施达规划标准,即确保20年一遇洪水县城不受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