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株洲“十二五”规划回眸 > 发展改革
这5年,服务民生温暖百姓心
来源:市发改委作者:市发改委2016-01-05 16:36:43
"十二五"期间,为了保障民生福祉,市发改委提出"稳物价、惠民生、促发展",努力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为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阳光保障 让低保户畅享政策关怀
【镜头】2014年,市政府出台政策.城镇低保户等每户每月免交8立方米水费,免收户表改造费用;免交6立方米天然气费用,免除入户费500元;免交10度生活照明用电电费;对享受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其家庭当年若存在医疗费负担超过5000元或其他特殊困难,免收其当年第一台电视的基本收视费等。
【点评】关爱弱势群体,是一个进步社会的应有担当。"十二五"期间,市发改委力促"十件民生价格实事",让改革发展的红利普惠株洲百姓,也让更多的阳光照进弱势群体。
●学位多了 价格应声下降
【镜头】十二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和收费政策,到2014年,全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达到340余家。
【点评】孩子入园难、入园贵,曾让家长操碎了心。如今好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来了,学位多了,价格降了。家长在欢欣鼓舞之时,可曾知晓,这其中有株洲发改人的贡献。
●健康城市 株洲城市更美市民更健康
【镜头】
2012年,市政府出台了由市发改委研究制定的《株洲市建设健康城市行动纲领(2012-2020)年》,成为全省14个地州市中率先提出建设健康城市的地级市,在全省率先呼应了中央、省委关于建设"健康中国"、"健康湖南"的战略部署。
【点评】5年来,以改善健康环境、培育健康人群、优化健康服务、构建健康社会为主要任务,株洲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开展了20项健康行动,包括蓝天碧水净土静音、综合改善大气质量、食品药品安全、健身设施完善、妇儿健康促进、慢性病防治、控烟控酒行动等。在建设健康城市过程中,株洲摸索了一套既凸显本土特色,又可推广借鉴的经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