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株洲“十二五”规划回眸 > 发展改革

这5年,发展谋划迈上新台阶

来源:市发改委作者:市发改委2016-01-05 16:32:07

  市发改委结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株洲发展升级版"全新战略目标,积极献智献策,运行监测和形势分析质量不断提升,提高了研判的准确性和针对性,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出谋划策,参政设谋更有为

  【镜头】

  2013年4月,"十二五"规划的中期评估正式启动。为此,市发改委通过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高标准开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最终形成了《打造株洲发展升级版主报告》及工业转型升级、县域经济、新型城镇化等7大专项子报告。

  同年,市发改委指导茶陵、炎陵完成了《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并启动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规划编制工作;

  2014年至今,市发改委还牵头完成《"一带一部"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打造"中国动力谷"思路研究》、《敞开湖南"东大门"思路研究》等重大规划编制工作。

  【点评】

  作为决策层的重要"智囊",5年来,市发改委针对当前经济发展热点、未来株洲战略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展开调研,形成文章百余篇。它们,为我市及时对接国家及全省战略、"十二五"战略目标的实施、"十三五"规划的谋篇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

  ●精准发力,释放活力有担当

  【镜头】

  2014年4月16日,我市首次专门召开服务业大会。会上印发了由市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市服务业提升实施方案(2014-2017年)》。

  2014底,由市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关于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公共领域投资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并发布了第一批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公共领域投资项目共38个,总投资186亿元,涵盖8个公共领域的项目。

  今年3月2日,由市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市政府1号文件--《关于支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这是继去年出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振兴行动计划(2014--2017年)》及《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后,我市再次出台相关措施支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

  6月15日,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稳增长促发展的若干措施》,从7大方面,提出了43条稳增长的措施。在这份由市发改委牵头制定的文件中,突破瓶颈、释放活力成为关键词。

  【点评】

  强优势、补短板、稳增长。5年来,市发改委既凸显株洲特色,又以问题为导向,在做强工业、提升三产、助力稳增长上出实招,出硬招,为我市经济稳中前行保驾护航。

  ●争取试点,摘下8块国家级牌子

  【镜头】

  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做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确定清水塘老工业区等全国21个城区试点区。这是我省当时唯一进入国家试点"笼子"的城区老工业区。

  同年10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财政部正式批复,全国首个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试点花落株洲。

  今年年初,我市正式进入国家首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

  5年来,通过市发改牵头,我市先后摘下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等8个国家级试点示范荣誉,并新增国家及省级创新平台23家。

  【点评】:机遇转瞬即逝,市发改委及时对接国家和全省的战略部署,紧扣株洲市情,积极争取发展政策,为株洲大发展开拓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