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科技局 ?? 作者:?? 时间:2017-12-26
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今年来,株洲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实施“百项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株洲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有效地推动了全市重点产业的发展。截止目前,共对接项目165个,落地实施项目110项,实现新注册企业50家,总投资过亿元的企业17家,高标准完成了100项科技成果转化任务。具体做法是:
(一)强保障、优环境,提升合力促转化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级部门齐抓共管、积极协作,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良好态势。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百项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科技局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调度工作进展,解决突出问题。二是健全工作机制。抽调专职人员集中办公,专职专干。针对不同区域、产业领域、专业园区的特点,组建5支服务分队对口跟进。建立周工作例会制度和月度会议制度,发布《株洲市百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办法》和《株洲市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将成果转化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搭建网络工作平台,整理《工作手册》,建立工作简报制度,在株洲日报、晚报、网站加大信息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为推进工作打好了基础。三是完善配套扶持政策。建立重点产业骨干转化项目绿色通道,加快办理项目前期手续。建立帮扶调度制度和进展评估制度,帮助协调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级财政资金、产业发展基金优先支持重点产业骨干项目。
(二)走出去、广对接,紧扣需求促转化
在全市范围深入摸底,精准掌握当前全市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迫切需求。在此基础上,一是加大优势产业与科研院所对接。先后赴清华大学、中科院、北航、国防科大、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所开展对接,就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项目进行洽谈。推动中车株机与清华大学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成立院士工作站;株洲时代华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开发轻质高强纤维基蜂窝材料项目,落户南州工业园,项目达产后将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二是促进新兴产业与专家团队对接。促成美籍华人、生物医学博士王珠银与湖南中晟全肽生化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以生物技术取代传统的化学合成的技术构建多肽有超过320万种多肽的多肽库,项目总投资8亿元,预计3年时间内构建拥有3亿多个多肽全库,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促成美籍华人、材料系专家刘梓葵教授团队与弗拉德公司开展合作,拟注资1200万元;成功推动苏州鸿途飞燕公司自带技术、自主投资到株洲落户,已于4月成立新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主要研发和产生轨道交通车载网络设备、监控系统等集成软件;与上海新诤信知识产权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新动力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打造全国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运营及交易平台。三是引导专业园区与外地园区对接。先后与全国各地100多家企业、园区开展对接,促成“轨道交通系统软件研发和生产”、“航空发动机保障工程”、“无公害优质大米栽培技术研发和加工推广”等18个项目顺利进驻实施。
(三)借东风、引平台,整合资源促转化
优化要素配置和项目组合,结合全市各项重点工作的推进提升成果转化水平。一是依托市科技计划重点引导和支持。在2017年度市级科技计划中安排3000万元用于百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对认定项目给予补助;对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绩效突出的推介机构和个人,按成功引进项目数量给予补助,每引进1项补助5万—50万元。二是借助大会盛会促使项目落地。积极将百项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与重大活动、重要会议进行结合,通过签约活动、奠基授牌等方式促使项目落地。组织千金湘江等5家单位参加“港洽周”活动,与香港应科院、数码港、香港大学进行对接,南方阀门与香港应科院现场签约,为产品出口香港搭建重要平台,目前,动力谷拟与香港应科院建立合作关系。在2017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上,成功推动新芦淞服饰投资公司与深圳迪凯“品牌服饰材料产业”等项目签约落地。在“2017年院士专家行”活动中,筛选10多个重大项目进行签约。三是通过品牌赛事扩大成果转化影响。举办2017年度株洲市创新创业大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市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互联网和文化创意等领域的248个项目报名参赛。在此过程中,我们积极开展产业对接、投融资对接等沙龙活动,解决项目发展实际问题,加快成果产业化进程。
下一步,株洲将着手搭建8-10亿元规模的科技成果基金,并在大中型企业当中支持建立5-10家专业化众创空间,打造示范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全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迈向更高层次。
典型案例(现场采访背景材料):
1.项目名称:轻质高强纤维基蜂窝材料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株洲县)
技 术 方:华南理工大学
投 资 方: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华南理工大学以专利技术入股方式与时代新城进行项目合作,技术交易(入股)作价额度6684万元。项目主要研发方向为轻质高强纤维基蜂窝材料,产品系列包括蜂窝材料、蜂窝复合板、蜂窝内饰件等,应用于标准动车组高速列车、国产C919大型飞机、运载火箭、船舶等领域。项目团队经过多年的技术研究及产学研合作,已掌握“超低浓分散成型技术及装备”、“高温辊压技术及装备”、“高剪切浆粕疏解系统”、“蜂窝制备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并取得发明专利。根据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数据和指标分析,项目达产年,项目经济产品年销售收入60370万元,年利润总额17907万元,净利润15221万元,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25.10%,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6.19年(含建设期2年),各项指标均达到行业水平。
2.项目名称:天然气法生产二硫化碳专利及相关配套技术(攸县)
技 术 方:王起超、王刚
投 资 方:攸县华升化工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该技术二硫化碳生产工艺技术路线成熟,工艺水平国内领先,获国家专利保护,符合转化。该项目具有三个国家专利证书,专利号:z102129148.1/z102276560.3/z102276559.x/
/200420033182.4。能源消耗低,同时对三废的综合处理和回用,达到资源循环利用和废水废渣零排放的目标。符合我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有关环境保护政策的要求。项目总投资1.2亿元,实际到位投资5000万元,预计2017年底建成投产,目前完成项目总量65%。本厂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唯一生产厂家,年产60000吨,预计年销售收入3亿元,年均利润额6000万元。
3.项目名称:流量检测与压力调节一体式智能阀门研发与应用
技 术 方:香港应用研究院
投 资 方:株洲珠华水工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占股51%,3个自然人占股49%
项目简介:项目拟建立一个年产值 5 亿的智能超声波水表生产基地,重点解决目前管网计量精度差、表观漏损控制技术及管理粗放和水费抄、收效率低下的水务行业共性问题,以实现城镇供水管网计量的精准和高效化监测与抄收。项目总体目标是研发管网精准计量设备、压力流量等多数据采集器以及基于供水业务流程的系统软件搭建技术。申请产品发明专利 2 项(其中 1 项实用新型)、发表学术论文 1 篇,提升供水行业现有水表抄收业务以及表观漏损控制能力。通过在衡阳水务投资集团的示范应用,实现示范区域无收益水量下降 5 个百分点以上,同时在现有基础上降低抄表人工成本 80%。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000余万元,项目已经正式投产,目前,已经签订部分销售单。项目达产后预计每年营业收入达6000万元。
4.项目名称:生物医药多肽研发与推广(云龙示范区)
技 术 方:长沙中晟恒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留美生物医学博士
投 资 方:湖南中晟全肽生化有限公司、上海成功创投投资有限公司、王珠银及李向群等自然人。
项目简介:本项目以“Peptide library construction methodand related vectors”和“Pettide library construction methodand”两项专利为基础,以生物技术取代传统的化学合成的技术构建多肽有超过320万种多肽的多肽库,研发多肽新药。分别收购了南京基诺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湖州优科生物有限公司的“Peptide library construction methodand relatedvectors”和“Peptide library construction metho”两项国际专利。该项目八年内总投资约5亿元,分三期完成。一期投资6000万元,二期投资约2.5亿元,三期投资约1.9亿元,预计今年完成投资约3000万元。3年时间内构建成拥有3亿个多肽全库。预计2019年,营业收入1.6亿元,2020年营业收入2.4亿元。
主办:株洲市人民政府 承办: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4302000050
湘公网安备 43021102000082号 湘ICP备08100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