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株洲市人民政府

“十个100”工程竣工项目100个纪实

来源:市发改委 ?? 作者:?? 时间:2017-12-26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项目只有竣工投产达效,才能创造社会财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市正处于大投入带动大发展的发展区间,正处在项目集中建设的施工期,经济规模还需要用项目来扩大,产业结构还需要用项目来优化,民生改善还需要用项目来支撑。《政府工作报告》庄严承诺今年重点项目竣工100个,就是对今年项目攻坚成果的大检阅、大评议。“项目攻坚年”活动中的计划是否周密、氛围是否浓厚、机制是否健全、服务是否高效,都要以重点项目竣工任务完成情况来衡量。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扣“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总战略和更好发挥“四个作用”新定位,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牛鼻子”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全力推进“3627”攻坚计划,把项目攻坚一刻也不放松、一刻也不懈怠地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截止到11月,我市竣工投产重点项目77个。其中,按计划竣工67个,提前竣工10个。预计到年度,可以完成竣工投产100个重点项目的任务目标。北汽二工厂、功率半导体重点实验室暨碳化硅器件产业化、转向架智能制造项目、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部件和系统机车车辆轮轴系统产业化等一批代表国、省水平的产业项目相继投产,标志着我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取得重大进展;通用机场、株洲铜塘湾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千亿大道、湘江大道等一批强基础项目陆续竣工、标志着我市扩大开放、互联互通又迈出坚实一步;湘江株洲城区河东段综合治理工程(芦淞段)、株洲清水塘地区清水湖区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工程环境治理项目、城市绿化提质、亮化工程、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搬迁扩建等一批民生运营达效,标志着我市打造绿色生态幸福宜居城市又更进一步。
  为达成竣工100个重点项目的目标,我们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
  (一)突出统筹安排,谋划布局更加周密。一是年初制定“项目攻坚年”活动实施方案时,明确项目开竣工攻坚行动,并设立了项目开竣工攻坚组专门统筹,解决项目建设困难和问题、优化项目施工环境、帮助项目业主单位制定科学施工计划。制定重点项目月度开竣工清单,力争每月都有项目竣工。二是围绕全市重点项目计划制定,配套提出市本级政府投资计划、市本级土地报批计划、集体土地征拆计划、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计划、市本级财政预算草案、市级政府投资公司投资和资金来源计划等七大类计划,从根本上突破了制约重点项目建设的征地拆迁、预算安排、融资等一系列瓶颈环节,实现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全面衔接和无缝对接。三是制定了主题活动等“1+7+1”指导计划(“1”全年主题活动安排、“7”七个攻坚组工作计划、“1”全年宣传报道计划),倒排了每个项目的月度投资进度和形象进度计划,项目推进基本实现了各项计划有效对接、协调共进。四是建立项目储备机制,做实项目库。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项目提出责任不明、入库标准不清、研究深度不够、预期风险不可控等突出原因,从项目源头上把关,建立前期研究项目库(五年期)、计划推进项目库(三年期)、建设实施项目库(年度重点项目计划)。项目层层递进,滚动管理,必须经过五年库到三年库,再到年度库滚动递进,确保重点项目能够真正的落地实施、快速推进、顺利竣工。
  (二)突出活动引领,攻坚氛围更加浓厚。一是以“看、学、议”活动为主要手段,多举措突出高位推动。4月,第一次“看、学、议”活动,深入学习考察了广州、东莞、深圳的发展成效、成功经验,进一步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差距、增强了紧迫感,取得了轰动效应。7月,“看、学、议”活动按照“五问工作法”的要求,开展自我评议和点评,议出了压力和动力,为工作找准了着力点。“看学议”的过程变成梳理工作、谋划对策的过程,变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过程,有效激发全市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全市上下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二是以集中开竣工活动带动项目开竣工,全面掀起项目建设热潮。今年4月、6月、9月共举办了三次项目集中开竣工,22个项目集中竣工,年度投资50.9亿元;12月,还将举办第四次集中开竣工活动,将有42个项目竣工,年度计划投资85.3亿元。重点项目的持续分批集中开竣工建设,进一步增强产业后劲、完善城乡基础设施、补齐民生短板,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开展项目开竣工“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快市重点项目开竣工步伐。针对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不合理,施工面、施工人员及设备投入不足等问题,协助业主科学制定项目进度方案,加快项目工作进度。加大执法力度,解决项目非法阻工闹事、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违法行为。加强督查问责,解决竣工验收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索拿卡要”等违纪违规行为,保障项目尽早开放运营,尽快达产达效。如石峰区由区委政法委、公安局、办事处三方共同进驻轨道交通城等重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驻点办公,及时处置出现的问题,极大地减少了阻工等现象。
  (三)突出机制完善,项目推进更加高效。一是建立重点项目分层调度体系。市级领导层面,市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每月1-2次专题研究全市项目推进工作;书记、市长亲自牵头,坚持每月一调度、重大事项随时调度;分管领导和联系领导现场调度,常务副市长综合调度。目前,市级领导前往项目现场办公200余次,切实帮项目解决了一批难题。部门层面,以市“项目办”为中枢,每周一碰头,重点工作及时下达;以七大攻坚组为主体,每月一调度,通过联络员会议,及时沟通,合力破题。县市区层面,各县市区由点到面,定期针对性地开展协调服务。荷塘区以区项目办为依托,坚持项目日常工作项目办两天一碰头、项目建设难点问题常务副区长一周一调度、重点项目进度书记区长不定期督办。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以“一单四制”为核心,实行分级交办,根据问题协调层面,分别由七大攻坚组、市“项目办”、市领导予以交办。开展集中交办,市“项目办”每月调度突出问题,协调解决一批、发函交办一批、提请市领导协调一批。督促限时办结,承办单位在3个工作日内与提出方会商解决方案,5个工作日内明确节点任务和办结时限,并按计划办结销号。目前,市项目办共进行4批问题集中交办,共计协调交办145个项目涉及321个问题,目前已解决问题291个,其他30个问题正在协调解决中。三是对于市领导批示、问题交办等工作重点督查,形成市项目办、“两办”督查室、“马办”的“三回合”督查模式。市项目办针对问题交办落实不力情况进行督查;“两办”督查室针对市项目办督查后仍不落实的,领导批示的、确定的事项,没有按期、按质解决的进行重点督查;“马办”联合市纪委、市委组织部针对“两办”督查后仍不落实的直接问责。层层递进督查,层层叠加压力。同时加强结果运用,切实推出一批立足岗位、敢于担当、大有所为的先锋模范,给之以“实惠”,也动真格处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项目“绊脚石”。
  (三)突出马上就办,服务项目更加主动。一是每个重点项目都确定了一名联系点领导、服务责任部门。市级领导按“五个一”活动方案,不定期去往项目现场调研,了解项目进度,着力协调帮助解决项目推进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提高重点项目的开竣工率。各县市区切实担负起直接责任,针对项目和企业的实际困难和意愿诉求抓好组织、协调、服务各项工作。服务责任部门每月定期主动上门了解发现问题,提供服务指导。如石峰区、茶陵县拓宽沟通渠道,建立了重点项目业主QQ交流群,定期组织建设、经信、征拆等相关部门到辖区企业调研,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二是以审批责任服务部门为重点,在项目审批、服务代办上高效协同、即来即办。进一步转变职能、转换角色,审批部门由审批者向服务者转变。大力推行审批“一门式服务”和“互联网+政务”经验,以精简审批条件、精减审批事项、推行“多评合一”和“区域评估”为重点抓好审批环节简化;以在线并联审批、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分离、“两集中,两到位”和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为重点,抓好审查合并;以“一门式”服务、市区两级联动、共享项目审批资料和规范中介服务为重点抓好高效服务。对重点项目审批、报建手续试行全程代办,切实提高服务效率。三是以保姆式服务进一步保障项目土地、资金需求。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耕地占补平衡,解决指标难题。出台新的集体土地征地拆迁政策,进一步规范征拆行为,营造良好的征拆氛围。优化征拆计划,按项目开工、建设的轻重缓急保障项目施工用地。开展“征拆清零”行动,加大“点对点”征拆力度,对个别“钉子户”影响整个项目进度的共性问题,全面梳理,列出清单,攻坚解决。如芦淞区大园棚改,全员上阵、责任到人,全区40各单位480名机关干部奔赴一线,15天签约419户,突破征地拆迁瓶颈。加大融资政策研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与国开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申报了棚改专项政策性贷款164亿元、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贷款62亿元。积极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策划包装了轨道交通城路网等一批PPP项目,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项目建设。组建5支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81亿元,主要用于支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智能制造等项目建设。如醴陵针对PPP项目,完善顶层设计,确保各级各部门形成合力;引进专业人才,以大格局策划包装项目;强化招商引资,保障项目落地;强化规划管理,确保每个项目顺利实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项目攻坚为主抓手,把产业发展、城市提升、民生改善作为攻坚的主攻方向,把“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为攻坚的主手段,发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的“火车头”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在项目建设战场上再创新的辉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责任编辑:李勇谕

主办:株洲市人民政府 承办: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4302000050
湘公网安备 43021102000082号 湘ICP备08100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