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株洲市人民政府

回眸“十个100”工作清水塘搬迁改造工作总体情况

来源:清水塘指挥部 ?? 作者:?? 时间:2017-12-26

  一、基本情况
  清水塘老工业区位于株洲市石峰区,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布局的老工业基地,核心区面积15.15平方公里,曾经聚集了五矿株冶集团、中盐株化等261家企业,其中株冶是中国最大的铅锌出口基地,柳化中成是亚洲最大的保险粉生产企业,中盐株化是湖南省最大的基础化工原材料生产企业;经过近年来转型升级,目前清水塘还剩153家企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了以冶炼、化工、建材为主体的三大支柱产业,发展高峰期年产值达25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0%,近60年来累计上缴国家利税480多亿元,为共和国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长期粗放式发展,该地区基础设施老化、落后产能集中、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株洲因此曾在2003、2004连续两年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全国十大空气严重污染城市”。可以说,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既是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改善民生的现实选择。株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一工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举全市之力,真抓实干,攻难克坚,加快推进搬迁改造进程。
  二、乘势而上,前段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今年2月18日,我们召开全市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攻坚大会进行全面工作部署,吹响攻坚“冲锋号”,6月份“攻坚月”取得初步成效,9月份乘势而上开展“决胜月”活动,集中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企业关停基本到位,今明两年共需关停搬迁153家,今年计划关停的148家已关停147家;剩下的昊华化工因抢赶海外订单交货,已签订土地收储协议,年内关停到位;株冶及配套的 4家中小企业计划明年关停。总体而言,按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市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关停任务,并做到了最彻底、最平稳的关停。企业收储超过预期,共有自有土地企业56家,今年计划完成55家收储任务(株冶计划明年收储),目前已有54家签订了收储协议,共收储面积3400亩;剩下的柳化株洲基地土地收储谈判强力推进,两地政府已多次对接洽谈,就企业收储、职工安置、“三供一业”等事项达成初步共识。转移转型全面落实,有意向转移转型的61家企业已确定选址,其中落实在市内的51家、市外10家。战略投资者加速引进,清水塘转型升级引起了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已有60家优势企业报名参加,清水塘产业新城整体开发PPP项目发布了资格预审公告,近期将正式确定合作对象。新城建设加快推进。以战略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为引领,以“一桥一塘四路”为重点,全面推进征地拆迁和项目建设。目前,环保大道已经竣工通车,物流西路、疏港大道正在建设,清水塘城市公园已初具雏形。启动1.3万户棚改避险安置,已完成棚改征拆10051户。保税物流中心(B型)全面建成并通过验收,已闭关运行。推进9个重点污染项目建设,已完工6个,3个正在实施,完成投资约15.6亿元,清水塘老工业区面貌得到初步改观。
  三、攻坚克难,不断创新搬迁改造工作举措
  清水塘老工业区企业数量多,职工居民多,历史遗留问题多,搬迁改造时间又非常紧迫,特别是企业情况异常复杂,有国企也有民企,有租赁企业也有乡镇改制不彻底的企业,有资不抵债的僵尸企业也有市场看好的正常生产企业,有产权清晰的企业也有债务官司不断的企业。为此,我们不断创新举措,有效破解企业关停收储搬迁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是强化责任,挂图作战。坚持靠前指挥共同担当,书记、市长分别任政委、指挥长,亲自研究问题、现场督促工作;市、区两级领导重心前移、一线作战、并抽调近200名精兵强将,联合办公,共同推进。坚持挂图作战压实责任,对每家企业分类制定任务书、作战图、时间表,采取领导挂帅、“一企一组”、预警分析等方式盯准目标,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
  二是引逼结合,精准施策。坚持一手抓奖补引导,一手抓执法倒逼,通过实施奖补政策和开展执法行动,实现了以关停促转型。在推进中,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先后出台了《企业土地收储办法》、《企业关停搬迁奖补办法》等系列重大政策文件,特别是创新性提出了以“收储+奖补+转型支持+就业帮扶”的模式,既符合国家政策,又充分考虑了清水塘企业的复杂性,在实践中得到片区范围内所有企业的理解与支持,可以说探索出了一条有别于其他老工业区以简单的征地拆迁模式处置企业土地资产的新路子,在全国首开先河。
  三是全面关停,转型升级。从启动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伊始,我们就深刻认识到,不能把企业一关了之,变成一座空城,而是“去”与“补”的辩证统一;搬出去的企业也不是简单的搬迁,而是更高层次的转型升级。为此,一方面,我们自我加压,要求片区范围内的153家企业全部关停,为片区内污染综合治理、新城连片开发、替代产业导入腾出空间、扫除障碍。另一方面,对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外迁企业,始终带着感情、带着责任,积极当好“红娘”、结好“亲家”、做好“辅导员”,为企业提供“保姆式”的服务,引导其向市内外选址发展,同时帮助企业在搬迁过程中更新工艺、技术,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
  四是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将搬迁改造通盘考虑,科学谋划,坚持“五个同步推进”,即企业关停与土地收储、搬迁转型、人员安置、污染治理、新城建设等五项工作同步推进,相互促进,形成一体,这样可使清水塘企业关停、搬迁、腾地、收储、治理等各项工作一气呵成、兵团作战,有利于“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也有利于在调整利益的同时更好保障各方利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四、坚定信心,确保完成下阶段目标任务
  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事关清水塘子孙后代福祉,事关株洲转型升级大局,事关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湘江治理“一号重点工程”成效,更是贯彻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下阶段,我们将充分发挥绿色转型发展示范作用,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确保全面完成各项任务。重点推进六项工作:
  一是关停收储全面扫尾。年内全面完成昊华关停以及柳化土地收储任务,并为2018年在省委、省政府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关停株冶做好充分准备。
  二是交厂交地全面完成。积极稳妥推进区域内企业3万吨残渣废液等危化物品的处置,加快拆除关停收储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设施),组织专门班子第一时间开展验收,确保该交厂交地企业全部移交资产。同时,加快铜霞路以南厂区和棚改拆除工作,争取年内拆出两个面积超500亩的片区。
  三是加快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在积极争取国家、省里的支持下,采取政策安置一批、搬迁转移一移、公益岗位安置一批、自主择业一批等“四个一批”的方式,解决好区域内剩下近2万名职工的安置问题。同时,深入开展“百日维稳竞赛”活动,做细做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确保清水塘片区生产环保安全、社会大局稳定。
  四是加快转移转型项目建设。在协调服务株冶等市外转移项目建设的同时,以30万吨锌合金、100万吨复合肥、昊华化工转型等三个市内转型项目为重点,尽快全部开工建设。同时,全力加快其他转移转型项目的建设。
  五是加快核心区污染治理。按照“边搬迁、边治理”的思路,重点推进第三方治理、世行贷款项目、企业场内治理等三个方面项目,使区域环境面貌得到持续改善。
  六是加快新城建设。做好“招商引智”工作,尽快确定战略合作投资者,并以“5+2”项目为重点,加快推进项目前期或实质性建设,积极引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形成清水塘搬迁改造的形象进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责任编辑:李勇谕

主办:株洲市人民政府 承办: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4302000050
湘公网安备 43021102000082号 湘ICP备08100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