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 > 统计分析

1-10月株洲经济稳中向好,新兴动能持续累积

来源:株洲市统计局作者:综研核算科2017-11-29 17:21:22

1-10,株洲市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也有部分重点指标增幅出现回落,后期要实现稳增长,仍然存在较大压力。

一、运行特点

(一)三次产业发展平稳,第三产业贡献增强。一是农业生产形势较好。是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前三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09.4亿元,增长3.2%,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升1.30.2个百分点。其中,农业增加值53.4亿元,增长4%;林业增加值5.7亿元,增长4.7%;畜牧业增加值42.9亿元,增长1.9%;渔业增加值7.4亿元,增长3.6%。肉猪出栏318.6万头,增长0.2%;肉猪存栏247.2万头,下降3.3%。全市春夏粮食总播种面积3.8千公顷,下降0.3%。亩产同比增长1.4%,总产1.2万吨,同比增长1.1%二是工业生产稳中有升。前三季度,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822.3亿元,增长6.8%,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升0.40.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从年初6.4%、上半年6.7%,回升到1-10月的6.8%,呈现小幅回暖态势。以轨道交通装备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1-10月,全市轨道交通装备业增长7.1%,航空装备业增长9.5%,医药、食品和农副食品加工制造业增长11.9%,分别高于规模工业0.32.75.1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发展较快。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721.8亿元,增长9.6%,较一季度提升0.9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1-10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0.7%,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增长15.8%33%,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7.5%1-9月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增长19%,旅游总收入增长25.9%1-8月电信业务总量增长37.6%四是第三产业贡献增强。前三季度,三次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分别为2.7%48.1%49.2%,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贡献率超过第二产业1.1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平稳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产比重提升明显。从产业结构来看,三产占比提升较大。三季度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6.2:53:40.8,第三产业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分别回落0.61.6个百分点。二是从投资结构来看,第一、三产业投资比重有所提高。1-10月,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09.7%8.4%,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4.6%58.4%,分别较上半年提高0.72.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28.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8.9%,较1-9月提升1个百分点。三是从产品结构来看,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提高。前三季度,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479.6亿元,增长16.7%,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比重为61.2%,同比提高12.8个百分点。四是从消费结构来看,农村消费和新兴消费业态发展加快。1-10月,乡村商品零售额增长13.7%,快于城镇3.3个百分点。新兴消费业态增长较快,限上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54.1%,快于限上企业零售额增幅41.3个百分点。五是从财税结构来看,税收占比有所提高。1-10月,全市完成财政收入265.2亿元,增长8.9%,较三季度提升1.2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为67.4%,较上半年提升7.2个百分点,宏观效益稳步趋好。六是从能源消耗来看,单耗水平稳步下降。前三季度,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1%1-10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长0.9%,其中工业用电量下降1.4%

(三)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绿色发展成效明现。全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以清水塘地区绿色搬迁,成效明显。去产能方面,清水塘地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工作力度空前,今年计划关停的148家企业已关停147家;全市煤炭、烟花爆竹企业整顿治理和关停工作继续推进,1-10月全市采矿业增加值下降29.3%去库存方面1-10月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43.2%,较去年同期回落53.8个百分点。去杠杆方面,1-9月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0.4%,较去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降成本方面,1-9月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的成本为82.9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9元。补短板方面,扶贫攻坚强力扎实推进;1-10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09.7%,较去年同期提升108.8个百分点。

(四)新兴动能加快培育,四上单位增长较快。是新业态来势强劲。1-9月,全市规模服务业营业收入345亿元,增长30.7%,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48.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收入增长43.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40.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38.2%二是新技术应用成效明显。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79.6亿元,增长16.7%,较上半年提升0.4个百分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53.8%,较去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1-10月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27.7%,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为16.5%,较去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是经济新增因素不断增加。1-10全市累计新增新投产四上企业228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49家,居全省第4位,超额完成全市年度新增新投产190四上企业目标;1-10月累计新增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209个。

(五)民生保障不断加强,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同步。一是民生支出大幅增长。1-10月用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支出合计251.5亿元,增长13.4%,为年度预算的78.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2%二是就业稳定增长。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1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2.3%10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近5个月呈逐月回落态势。三是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6%,分别高于GDP 0.5个和1个百分点。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规模工业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一是支柱产业增长乏力。1-10月全市采矿业增加值下降29.3%,汽车及零部件业下降6.4%(当月下降9.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当月下降3.8%,航空装备业当月也仅增长1.8%,分别较去年同期回落35.2个、60个、12.1个和14个百分点。二是工业企业效益增速回落。1-9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1%(全国增长12.5%、全省增长11.4%),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长5%(全国增长22.8%、全省增长23.2%),回落3.5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及汽车制造业等三个行业分别影响利润总额增速3.5个、2.9个和1.6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升较难。1-10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3%,较1-9月继续回落0.1个百分点。一是投资基数大。今年1-10月全市共完成投资总额1912.2亿元,仅占全年目标的70.3%;受上年9-12月投资基数高的影响,后期要确保继续中速增长困难较大。二是大项目拉动不足。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增速已连续4个月下降且降幅逐月增大。1-10月,全市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764亿元,下降12.7%

三、几点建议

(一)抓产业兴实业,加快推动转型升级。一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扎实推进株洲·中国动力谷建设,加快推进轨道交通、航空、汽车以及电子信息为代表的制造业发展。二是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等“八大工程”,落实“人才新政30条”,扎实推进100项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三是提质升级传统产业。推进硬质合金、服饰、陶瓷等传统产业发展,推动有色、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焕发新的生机。四是加快发展园区经济。坚持园区建设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产业集聚功能与城镇承载功能同步提升、产业发展环境与城镇服务环境同步优化,努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园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二)抓项目解难题,着力推动后劲升级。一是狠抓重大项目。只有抓大项目才能扩总量,增效益。目前,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为77.0%,明显滞后于全年进度。要贯彻落实好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的瓶颈制约和生产要素保障问题,督促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力争使重大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二是提高投资效能。在当前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应加快转型升级,鼓励和促进新兴产业投资,充分发挥好投资的关键引领作用,倒逼传统产业向新兴行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以有质量的投资推动有质量的发展,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抓新增挖潜能,继续培育新增长点。要结合企业帮扶年和项目攻坚年活动,抓住年底“下升上”申报关键节点,进一步培育、挖掘和组织合规企业及时新增入统,并积极帮助在库企业化解经营难题,全力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