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国卫提升工作专栏 > 工作动态

我市吹响“国卫”复审集结号,全民参与掀起新高潮

来源:株洲日报作者:李军 谭德伟 邱林 李伟 向前2017-08-16 16:34:27

【核心提示】“你看,好像苍蝇蚊子都没得了。”7月底的一天,家住天元区滨江小区的刘娭毑一边在小区的树下乘凉,一边放心地看着孙女蹲在地上玩耍。说起住在老旧小区的感受,她兴致勃勃地聊起了很多变化:生活垃圾被整齐摆放在专门区域并很快拖走;小区没了卫生死角和污水,虫鼠无处藏身;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发放爱护卫生的传单;到小区附近的农贸市场买菜,她看到禽类屠宰区整洁有序,不再有浓重的异味扑鼻而来。

   

    刘娭毑看到的变化,只是我市全力迎接国卫复审所得成效的一个缩影。在她感慨这个夏天前所未有的清爽背后,是我市数年如一日不松劲、不歇气地为“创卫”“保卫”打的一场“持久战”——2009年,我市成功“创卫”;2013年,我市一次性高分通过国卫复审;今年4月底,我市通过省级复查,再次进入迎接国卫复审冲刺。

 

    迎接国卫复审,我市卫计系统作为“尖兵”首当其冲,挑起四个专业组的重担,统一部署全市病媒生物防制、重点场所卫生与饮用水安全、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重头工作。同时,城市五区与各专业组成员单位通力配合,协同作战,相应举措也是亮点频出。在这种全员发动的氛围下,我市正在兴起一轮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全民热潮,向胜利的前方奔赴而去。

 

     防制病媒生物,绝不手软动用“杀手锏”

    清除卫生死角、做好病媒生物防制,这是今年4月省级复审专家提出的建议,也是病媒生物防制专业组始终多管齐下、严抓狠管的一项重要工作。

    全市防制病媒生物工作事关市民健康,影响街巷的清洁,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之所以如此原因不少:老旧小区与城中村的存在给防制增添难度;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随着气温逐渐上升乘机繁殖生长使任务变繁重;6月底到7月上旬我市的强降雨与洪灾,又让防病媒生物与防疫变得复杂。

 

    这“骨头”越难啃,病媒生物防制专业组越是迎难而上。

    动员部署着眼全局。早在今年初,专业组就根据全年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任务,制定下发工作方案,对全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重点做了安排。3月11日,又召开全市城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会议,对病媒防制工作进行再部署。此后,又多次进行再宣传、再动员,取得显著成效,迄今全市已印发十万余份除“四害”宣传画报,下发到街道、社区、重点单位场所等相关部门。

    杀灭病媒生物,果断使用“杀手锏”。为此,专业组加强了对城区灭鼠设施建设的力度,在全市建设1万余个毒饵站。春季以灭鼠为重点,到了夏季又及时调整方案,统一部署除“四害”,而各区内承包的PCO专业公司分片区,逐区域进行灭蚊蝇、蟑螂作业;对公厕、垃圾中转站高密度的药物喷洒;对灭鼠毒饵站进行补投药。目前全市共用灭鼠毒饵近10吨,灭蚊蝇药物近5吨,灭蟑胶饵1000箱,“四害”密度得到强效控制。

 

    对于病媒生物防制,专业组既有“利器”攻坚,也有预案应急。6月底到7月上旬,我市遭遇近半个多月强降雨,市区低洼地带多处被淹,造成严重洪涝,为确保灾后无大疫,7月10日至25日,市卫计委组织各区的专业除害杀虫公司,对城区主次干道下水管网、流泥井、绿化带、垃圾站等蚊蝇孳生场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烟雾熏杀。全市共出动技术人员300多人次,热力烟雾机20台,大型电动喷雾机10台,超低容量喷雾机20台,使用2.5%热油烟雾剂1000多公斤,喷洒5%高效氯氟氰菊酯原药液2000公斤,喷洒蚊蝇驱杀剂3000公斤,切实保障了群众的健康与安全。

 

    动了“杀手锏”,还有“回马枪”。防制病媒生物,专业组注重实干,也不忘检查督导,加强了对城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督查指导力度,每周对各区重点场所、重点单位“四害”消杀工作进行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度,确保整改效果。

    督导之后有考评。考评之后有监测。防制病媒生物不容停歇,市疾控中心作为专业组成员单位,严格按照《国家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的要求,对城区“四害”密度进行监测,并及时上报监测结果,为城区病媒生物科学防治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同时也给全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戴上不容松懈的“紧箍咒”。

 

    除了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制专业组的其余成员单位以各区的工作开展也有亮点。

    盛夏7月是病媒生物防制关键时期,市爱卫办先后组织召开4次专题会议,就市区病媒生物防制进行再动员与部署。各区也分别举办了病媒生物防治的专题会议,以及爱卫专干病媒生物防治知识培训班。其中荷塘区对所辖的农贸市场、五小门店等经营户进行上门入户宣传,发放“除害防病,健康你我”相关宣传资料;石峰区还进行上门入户宣传,让居民群众了解“四害”危害性,普及了病媒生物防制的相关知识,同时组织相关单位对石峰区响石岭、清水塘、铜塘湾、田心、井龙街道辖区内的主次干道、居民小区、单位院落公共区域的下水道、流泥井、绿化带进行全方位烟雾杀灭工作。

 

   狠抓重点场所卫生与饮用水安全,市容“颜值”再提升

    如果说病媒防制专业组消灭的是孳生病媒生物的卫生死角,那么重点场所卫生与饮用水安全专业组的“战场”,则是全市3565家公共场所及饮用水单位的卫生与清洁。

 

    公共场所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关系到我市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良好人居环境的构建。

    以国卫复审迎检工作为契机,重点场所卫生与饮用水安全组根据《株洲市2017年国家卫生城市提升工作方案》不断提高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水平,积极推行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管,充分发挥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作用,促进了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质量的提高。

开展工作之前先健全机构。为加强国家卫生城市提升重点场所卫生与饮用水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杨胜跃副市长任组长、市卫计委张纯良主任任副组长的国卫提升工作公共场所与生活饮用水卫生专业组,市卫计、教育、工商、住建、食药监、旅游、文体广新、环保、水务、人社、疾控、自来水公司、各区政府等为成员单位。

 

    机构搭好,责任层层落实。为此,专业组对照现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的标准,将工作目标和整治任务细分落实到各区和有关职能部门,并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单位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推进重点工作,市容再换新颜。重点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等,是专业组重点关注的方面;城区车站等窗口单位和学校及周边地区等,是专业组重点整治的重点区域。截至目前,专业组及相关成员单位出动人数11000多人次,对辖区各主次干道重点公共场所进行了检查督办,延续及新发卫生许可证1156家、办理从业人员健康培训合格证600000多个,并给相关门店发放或更新了公示牌3120块、发放资料盒3120多个、头癣专用工具箱1150个、消毒记录本2500多本、五病调离通知单3120张、禁烟标识2550张等。

 

    进行专项整治,巩固“国卫”成果。专业组为了不断提高市区重点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水平,组织我市城区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开展了近两个月的重点公共场所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对城区的住宿、浴室、理发店、歌舞厅及网吧“五小”行业进行卫生监督专项检查。目前,已对全市3000余家经营户进行了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卫生许可证过期,从业人员无有效健康证,单位无禁烟标识,内外环境卫生不达标等问题均依法处理并限期整改达标。

   

    对于全市公共场所及饮用水单位,专业组严格标准,狠抓落实。对照迎国卫复审暗访标准,对辖区内重点公共场所实行“五统一”:信息公示栏统一;卫生制度统一;标示标牌统一;卫生档案统一;消毒设施统一。同时,组织开展卫生法规知识培训活动,城区参培单位2665家,达总数的78%,参培人数共18719人次,有效提高了公共场所单位负责人及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和卫生知识水平。

    对重点场所卫生与饮用水安全,各区工作也有出彩表现。其中石峰区工作扎实,从今年1月至7月,共完成宾馆、足浴、歌厅、美发、网吧等“五小行业”督查492家,督查频次1560店次,下发监督意见书420份,办理卫生许可证374个,健康证3500个,完成量化分级管理450家,基本卫生实施设备符合国家卫生规范。同时,也对全区17所中小学和118家医疗机构开展监督检查,对学校主要检查学生传染病、学校饮用水情况、卫生室卫技人员配置等情况,让该区2万余名学生喝上了干净、卫生的饮用水,确保了校园饮用水安全。

 

 

    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突破难点出亮点

    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是市卫计委为迎接国卫复审而强化部署调度的中心工作。

    早在今年2月27日,市卫计委组织召开2017年株洲市卫计系统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专业组工作部署会议。在会议上,建成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专业组市、区联动网络,设立4个专业组(疾病控制、妇幼基层卫生、医疗服务、精神卫生)和1个综合督导组,并明确了各区及专业组联络员。

    注重部署调度,也强化督查指导。专业组涵盖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免疫规划、精神卫生、妇幼基层卫生等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评专家库,半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对17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地毯式督查指导。3到7月,专业组累计督查指导12批次,派出督查人员45人次,确保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督查覆盖率100%,确保发现的问题100%整改到位。

 

    抓预检分诊制度落实,专业组抓出成效与亮点:

    ——自开展“国卫”创建工作以来,我市着力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控制长效机制,制定《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创卫工作主要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落实预检分诊有关要求。今年6月,在国家卫计委《传染病防治法》专项督查中,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设置及运转工作,得到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宋志忠副局长的充分肯定,认为在全国都居有典型示范作用。

    ——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按照医改“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的总要求,对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新改扩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达标准化建设要求,建筑面积最低达1400多平方米,基础建设和硬件设备位居全省先进水平;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我市将预防接种门诊基础建设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内容,连续三年推进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及分类管理,确认城区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全部达到规范化或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成6家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天元区泰山,芦淞区建宁、建设和董家塅,石峰区响石岭,荷塘区月塘),维持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高水平,以乡镇为单位疫苗常规接种率达95%以上,儿童建证建卡率达95%以上。

 

    在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方面,芦淞区卫计局作为各区的代表,针对迎国卫复审工作各单位明确专人负责,做到了真抓实干。从3月以来,该区8次牵头组织区疾控中心、区执法局和局相关股室,对三家公立综合医院及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家民营医院开展督查,围绕国家卫生城市暗访评价表中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的6项内容进行技术指导。同时,该区接受省级、市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专业组的多次明检和暗访,查漏补缺,对督查中提出的问题严格要求各单位“回头看”、抓整改,对多次督查仍存在的问题下达了督办函,对既往问题百分百整改到位。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传动员“火力全开”

    迎接国卫复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麦克风”与“传声筒”,越是到冲刺阶段,越不能松懈。

    为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组(以下简称“健教组”),坚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向国卫复审的胜利扎实迈进。

抓培训,重指导。印发了《株洲市国家卫生城市提升工作暨迎接国卫复审健康教育工作资料规范标准》、《健康促进县区、社区、医院、学校、企业、机关评价参考标准》等文件,明确了职责任务;分别组织对各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进行业务培训、督查指导、考核评价等工作。

 

抓宣传,重传播。编印、发放《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控烟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防治结核病》、《糖尿病知识手册》等健康教育折页、小册子共计20万份。结合“3.24”结核病防治日、“4.25”免疫规划日、4.7世界卫生日开展了相关大型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及大型义诊活动。 6月9日在城市四区同步开展了健康中国(湖南行)株洲站合理膳食主题宣教活动,发放海报、宣传折页等1.5万份,展出展板56块;指导、督促市区各街道、社区、医院、机关、企业、学校、公共场所都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进行更换。

抓行业,重监管。全市健康教育网络横向以办事处为单位,进行辖区管理,纵向以行政主管部门为单位,进行系统管理。通过横向、纵向的督导、监管后,发现学校健康教育、医院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行业企业健康教育、大众媒体健康教育、公共场所健康教育均在有序推进。

 

    7月10日至13日,健教组联合市直机关工委,分别对全市52家有独立院落的市直机关单位开展了一次全面细致的督查。对健康教育专栏、控烟工作、迎检氛围、工间操、内外环境、文明餐桌、除“四害”活动、明确领导责任等八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现场督查,并当场反馈整改意见。各市直机关单位均有一把手或分管领导、办公室主任现场签字,承诺对存在问题进行立即整改。

    7月14至16日,健教组对全市5个区及部分市直单位,火车站、汽车站等公共场所,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及社区居委会进行了暗访及巡查,现场交办整改意见。

 

    健康教育全覆盖,健康促进不停歇,有每个市民都看得见的工作成效——

    在看得到健康教育宣传栏的地方,你能看到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总在更新;

    在各医院、机关、企业、学校、公共场所,你抬眼就能看到“禁止吸烟”标识和警语,看到所有单位都配备了佩戴“控烟劝导员”臂章或袖章的保安、保洁、导诊(门卫)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累计张贴控烟标识警语3.7万张,发放“控烟劝导员”臂章1.2万个);

    当你漫步天元区的栗雨湖公园、芦淞区的神农公园、石峰区的石峰公园,你都会发现身边有健康主题公园,脚下是整洁优美的健康步道;

    当你翻开报纸,你能看到国卫提升工作宣传专栏;当你打开电视或广播,也能看到或听到关于国卫提升的公益广告;当你坐上公交车、出租车,或者走向公共自行车的雨棚,你都能看到国卫复审宣传公益广告;当你走在中心广场等有屏幕或视频播放器的地方,你就能看到国卫复审公益广告在滚动播放;

 

    配合健教组工作,各区各部门累计投入近300万元,分别在中心广场、红旗广场、响石广场、长江广场等主要广场、交通主干道、进出城口设立了大型公益广告牌和建筑围挡宣传标语。云龙示范区的工作尤其值得一提,在长株高速、方特、云峰湖、龙升、磐龙等重要路段,你都能看到设置有高炮宣传点以及大型标语宣传栏。同时,该区还在安置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学校等全部设置健康教育栏并及时更新到位,发放健康素养66条等宣传资料共计6.7万份。

   

    国卫复审迎检正如火如荼进行,接下来,我市还将进一步营造浓厚宣传氛围,组织各街道、社区组织人员尽快将上门入户宣传资料发至市民手中;大规模开展义诊宣传活动;加大控烟巡查力度等。

    为此,市国家卫生城市提升工作指挥部也倡议全市市民,自觉遵守市民行为规范,自觉摒弃不讲卫生、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的不良习惯和不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讲卫生、爱清洁、保健康,形成良好风尚。同时提高意识,帮助查找和解决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助力我市迎接国卫复审,擦亮国家卫生城市名片。